|
清潔生產的形勢與展望一.清潔生產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第一章第二條指出:本法所稱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生產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二、清潔生產的產生、發展與國際 20世紀80年代后期,環境問題已由局部性、區域性發展成為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如酸雨、臭氧層破環、溫室效應、生物多樣性銳減、森林破環等,成為危及人類生存的最大隱患。 20世紀60年代,工業化國家開始通過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污染物進行處理,以減少其排量,減輕對環境的危害,這就是所謂的“末端治理”。隨著末端治理措施的廣泛應用,人們發現末端治理并不是一個真正的解決方案。很多情況下,末端治理需要投入昂貴的設備費用、驚人的維護開支和最終處理費用,其工作本身還要消耗資源、能源,并且這種處理方式會使污染在空間和時間上發生轉移而產生二次污染。人類為治理污染付出了高昂而沉重的代價,收效卻并不理想。因此,從7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相繼嘗試用如“污染預防”、“廢物最小化”、“減廢技術”、“源消減”、“零排放技術”、“零廢物生產”和“環境友好技術”等方法和措施,來提高生產過程中的資源利用效率、消減污染物以減輕對環境和公眾的危害。這些實踐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人們認識到個新工藝過程及產品的重要性。 1976年歐共體在巴黎舉行了“無廢工藝和無廢生產國際研討會”,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 1979年歐共體理事會宣布推行清潔生產政策; 1984、1985、1987年歐共體環境事務委員會三次撥款支持建立清潔生產示范工程; 1989年聯合國環境署工業與環境規劃活動中心(UNEP IE/PAC)根據UNEP理事會會議的決議,制定了《清潔生產計劃》,在全球范圍內推進清潔生產;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上,通過了《21世紀議程》; 1998年在韓國漢城第五次國際清潔生產高級研討會上,出臺了《國際清潔生產宣言》; 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污染預防法》。 歐洲最初開展清潔生產工作的國家是瑞典,隨后,荷蘭、丹麥、奧地利等國家相繼開展了清潔生產; 1992年澳大利亞制定了國家清潔生產計劃,并在大學里開辦了與清潔生產相關的課程; 三、清潔生產在中國 80年代初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工業污染防治會議,80年代中期全國舉行過兩次少廢無廢工藝研討會。 1992年中國國家環保局與聯合國環境署工業與環境辦公室聯合組織了在我國舉辦的第一次國際清潔生產研討會,會上中方首次推出“中國清潔生產行動計劃”。 1993年在上海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業污染防治會議上確定了清潔生產在我國工業污染控制中的地位。 1994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 1997年國家環保總局制定并發布了《關于推行清潔生產的若干意見》; 1995年國家經貿委發布了《關于實施清潔生產示范試點的通知》,在聯合國工發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的支持下,國家成立了清潔生產中心; 1995年以來清潔生產陸續被寫入我國有關環保法律中; 2003年我國開始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3年河南省省環保局制定了《河南省清潔生產審核管理辦法》; 2005----2006,河南省環保局與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對河南的部分企業進行了“強制清潔生產審核”; 四、實施清潔生產的途徑和方法 1合理布局,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產品結構,以解決影響環境的“結構型”污染和資源能源的浪費。 2在產品設計和原料選擇時,優先選擇無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輔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較大的原輔材料,以防止原料及產品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 3改革生產工藝,開發新的工藝技術,采用和更新生產設備,淘汰陳舊設備。優化生產程序,減少生產過程中資源浪費和污染物的產生,盡最大努力實現少廢或無廢生產。 4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做到物盡其用。 5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盡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環利用系統,使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減少污染物排放。 6依靠科技進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開發、示范和推廣無廢、少廢的清潔生產技術裝備。 7強化科學管理,改進操作,落實崗位和目標責任制,組織安全文明生產,把綠色文明滲透到企業文化之中等。 8開發、生產隊環境無害、低害得清潔產品。 這些途徑可單獨實施,也可互相組合起來加以綜合實施。應采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以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產生量小為目標,綜合推進這些工作,并使推進清潔生產與企業開展的其他工作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五、清潔生產的原則 1減量化原則,即資源消耗最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最小; 2資源化原則,即“三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產品; 3再利用原則,即對生產和流通中產生的廢棄物,作為再生資源充分回收利用; 4無害化原則,盡最大可能減少有害原料的使用以及有害物質的產生和排放,清潔生產體現了集約型的增長方式和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 六、清潔生產的目標 節能 降耗 減污 增效 七、審核重點 即每輪清潔生產審核所針對的特定對象,它可以是某一個車間、某一條生產線、某一個單元操作、某臺設備,甚至可以是某種物質(污染物)。 八、清潔生產的目的與好處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河南省清潔生產審核管理辦法》。 2、達到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的相關驗收; 3、節能 降耗 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減污 增效給企業帶來環保效益; 4、使企業的有關環保事項處在最佳位置,便與協調環保方面的相關事宜;
河南省中原環境保護服務有限公司 二OO六年九月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