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河南丨因地制宜治污水 美麗鄉村入畫來時間:2025年9月28日 來源:央廣網 秋雨濛濛,浸潤著豫北大地。走近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八里營鎮肖冢上村,村口連片的玉米穗飽滿低垂,豐收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漫,一處污水處理設施旁,坑塘邊垂柳依依,幾座生態浮島點綴水面,肖建芳等幾位村民正悠閑在雨中漫步。
滑縣八里營鎮肖冢上村,連片的玉米穗飽滿低垂(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近年來,滑縣聚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這一關鍵民生課題,摒棄“一刀切”模式,以“低成本、易維護、能實效”為導向,探索出一條貼合縣域實際的治理路徑,讓污水橫流的舊貌成為過去,一幅“水清、村美”的美麗鄉村圖景正徐徐展開。 分類施策 喚醒“沉睡”設施 “以前,村里的污水要么倒在街道上,要么排進坑塘,天熱的時候,臭味兒能飄半條街。”回憶起往日景象,肖冢上村村民肖進革連連搖頭。曾幾何時,滑縣部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因照抄城鎮模式、配套不足等問題,陷入“建成即閑置”的困境,黑臭水體問題讓群眾頗有怨言。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滑縣開始進行“全域排查+分類整治”。該縣組織各鄉鎮對713個行政村、1357條河流溝渠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水體清單,對疑似黑臭水體快速整治,同步種植水生植物,防止污水積存,實現全域黑臭水體“動態清零”。在此基礎上,滑縣對設施逐一“體檢”,對具備潛力的全面升級改造,補齊管網短板。
白道口鎮污水處理廠每天能處理1800噸鄉鎮生活污水(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在白道口鎮污水處理廠,城發水務有限公司滑縣分公司運營巡檢楊浩指著智能一體化污水凈化設備介紹:“這個廠站每天能處理1800噸生活污水,處理后的水達標后排向附近河道和濕地,像這樣的廠站全縣還有16個。” 如今,曾經“閑置無用”的設施重新被“激活”,“動”了起來,為滑縣農村污水治理打下堅實基礎。 適配村情實際 破解治理難題 “農村情況千差萬別,治理污水不能‘一個方子治百病’。”安陽市生態環境局滑縣分局工作人員未連潔的話,道出了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核心思路。立足村莊區位、人口、水量等實際,滑縣創新推出三類治理模式,讓污水治理“接地氣”“有長效”。
白道口鎮污水處理廠將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至周邊濕地、河道(央廣網發 周子碩 攝) 鄉鎮駐地“集中式”治理,破解“大水量”難題。針對鄉鎮政府所在地人口密集、污水量大的特點,滑縣在17個鄉鎮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并與河南省生態環境廳聯網監管。“設施24小時運行,污水集中收集、統一處理,再也不用愁污水沒處去了。”八里營鎮環保所工作人員曹亞靜說,集中處理模式不僅效率高,還能確保水質達標,處理后的水可用于灌溉、綠化,實現資源循環。
滑縣八里營鎮肖冢上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持續運轉(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滑縣八里營鎮肖冢上村生活污水經預處理后排入土壤滲濾床(央廣網發 周子碩 攝) 偏遠村莊“生態式”治理,破解“分散化”困境。對遠離鄉鎮、人口少的村莊,滑縣推廣“預處理+生態土壤滲濾”技術模式。在肖冢上村,村黨支部書記肖國林帶著記者參觀了村內的治理設施:“我們把各家各戶的污水引到主管道,經預處理后排入土壤滲濾床,再通過坑塘水生植物進一步凈化。”該模式投資小、占地少,目前已建成48座,成為偏遠村莊污水治理的“示范樣板”。 近廠村莊“納管式”治理,實現“資源共享”。對距離城鎮或農村污水處理站較近的村莊,滑縣將污水直接納入現有處理系統,避免重復建設。“這種模式既節省成本,又能依托現有設施保障處理效果,是‘借力打力’的好法子。”未連潔補充道。 多元共治 筑就宜居鄉村 “污水治理不是‘一建了之’,得有長效機制保障設施持續運轉起來。”安陽市生態環境局滑縣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建峰坦言。為此,滑縣構建起“住建部門主管+鄉鎮屬地管理+專業公司運維+生態環境部門監管+群眾積極參與”的全鏈條治理體系,讓治理成果穩穩“扎根”。 專業運維與資金保障雙管齊下,解決“運維難”。滑縣通過公開招標引入第三方機構負責設施日常運維,同時將運維費用納入縣政府年度預算,確保“有錢運轉、正常處理”。“我們每月都會對所有污水處理站進行巡檢,發現問題及時移交運維公司整改,確保水質達標。”據未連潔介紹,生態環境部門還會每半年開展一次水質檢測,嚴防二次污染。
如今,“預處理+生態土壤滲濾”模式正逐步在滑縣推廣(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村規民約、群眾參與雙向發力,實現“共治共享”。八里營鎮通過村民會議完善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從源頭減少生活污水排放;肖冢上村村民主動參與設施監督,讓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現在村里街面干凈了,坑塘也變美了,農閑時,我們就來塘邊乘涼聊天,可得勁兒了!”肖建芳的笑容里,滿是對如今生活的滿意。 如今的滑縣,農村黑臭水體銷聲匿跡,村容村貌顯著提升,6320萬元上級專項資金支持的黃河流域及其支流沿岸村莊污水治理項目穩步推進,“預處理+生態土壤滲濾”模式正逐步在全縣推廣。“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爭取上級資金,推動治理模式全覆蓋,持續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為建設美麗河南貢獻滑縣力量。”陳建峰說。 秋雨漸歇,晚風吹動肖冢上村的坑塘水面,水生植物隨風搖曳。隨著因地制宜治理路徑不斷延伸,滑縣的美麗鄉村圖景,正變得愈發清晰動人。
|